February 27, 2018
It’s about freedom.
“It’s about freedom.” 2014年联合国会议上,艾玛 · 沃特森作为#HeForShe女权运动的代表发言时,掷地有声地说道(Watson, 2014)。
最早接触到女权主义这个词,早已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依稀印象中是对「女权」意象的敬畏。真正明晰它的定义,就是从艾玛 · 沃特森在联合国会议上为女权发声开始。了解了女权主义即女性主义,追求的是男女平权而非女性特权。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开始关注性别平等这个议题。去年下半年,在知乎上阅读了一篇名为《交出了身体的女孩》的文章后对性别学说产生了兴趣,也正因此在新学期选修了性别议题的通识课程。
「人家女孩子都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行?」
春节期间,一位亲戚半开玩笑地这样问我。故事的背景是堂哥女朋友本科修了双学位,去年毕业前往纽约进修硕士,大家都在感慨其「学霸」。受到此问的当时我便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不合理的逻辑假设:男生学术能力优于女生,女生能做到的事情男生也一定可以做到。其失当之处就在于从两性角度出发去二维地思考问题,而未考虑到个体由能力、经历的不同造成的特殊性。
这便是从一个「他」视角中所看到的典型性别刻板印象。说起性别不平等,人们的印象往往都是女性作为弱势的一方,受歧视的一方去发声。然而实际上,男性作为其中一个性别,也无法从性别不平等中幸免。有「淑女气质」的束缚,就有「男子气概」的要求;有「女孩子要温柔」,就有「男孩子不能哭」。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理想男性形象」的「男性气质」也随之变化,在每个阶段的都会在无意识中对当代男性产生不一样的规范和要求。这些都会促成对男性气质中的边缘群体及性少数群体的歧视和压迫。由此可见,性别平等绝不仅仅是女性的事务。
说到刻板印象,则不得不说一说被标签化的两个女性群体:「女博士」和「女程序员」。
女博士这一被剥离的女性群体,一方面在能力上代表了对父权权威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在年龄上遭受了赤裸裸的歧视——正所谓「女博士都是『大龄剩女』」之说。记得在课上听到「剩女」这个词被国家机构所正式承认并进行年龄划分之后,我相当震惊,又感到有些绝望。震惊是因为这个词竟然被堂而皇之地合理化,绝望则在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表态代表着逆而行之的艰辛。事实上,「剩」与「不剩」,又有什么要紧呢?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已经极大程度地丰富,伴随着各种可能性的拓宽,结婚生子早已不是女性生活中的一堂必修课。更重要的是,当每个人的独特个性被容许,才能营造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社会。
女性在事业和学术道路上,似乎注定会承受许多压力。据钱岳所言,即使是在本身就强调平等的社会科学领域,高层学术圈仍然女性稀少(Yang, 2017)。颜宁对此解释道:「我慢慢意识到有许多女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学生在内,并不是没有实力,而是因为社会和家庭的共识,在某一个阶段或主动或被动地,必须要做选择题:在职业和家庭之中做选择。她们不一定去做全职主妇了,可是她选择要为家庭而对职业做某些妥协或牺牲,逐渐地脱离了她们本来相当有天赋的科研实践。」,这是在当前社会制度和文化下爱情与婚姻带给女性的结构性困境 (Dan, 2018)。
程序员也是一个女性比例非常低的职业。与女博士不同,「女程序员」这个词汇更多是对女性在STEM学科能力上的质疑,导致诸如薪资待遇,工作晋升等方面的不平等。但反过来想,当为了推进平等,增加某些领域的性别比例而性刻意降低对某一个性别的准入门槛,给予某种程度上的优待时,又像是一种逆向的性别歧视。
无论是女博士还是女程序员,甚至由就业延伸的家庭结构——即「谁主内,谁主外」的讨论中,相关歧视言论背后的逻辑都是对于女性价值的不认可。谁「主外」其实并非要下一个定论,男女平等也并不是说男女都要工作,而是在拥有同样的发展自由和可能性的情况下,各自衍化出自己的社会分工罢了。甚至在最新的研究论文中有学者指出,在性别平等方面做得越好的国家(如北欧),专业的性别结构越失衡(Cai, 2018)。
去标签化,说到底还是要保持宽容。我一直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能够容纳丰富的多样性和可能性的。当你用包容的心态去接受看待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自然会发现不论哪个群体都不是一个特征一个词语可以一言以蔽之的,要承认差异接受差异,并思考如何从这差异汇总发展出均衡的关系,只有放下固有的性别期待和不自觉的性别规范,才能真正给予个体以性别自由。
但去标签化不等于抹除性别之间的文化习俗差异。我在思考时就曾经有些困惑,性别的习俗和观念根深蒂固,要怎么摆脱「离散的话语」的影响?后来才知道自己想错了,学习性别理论并不是要去对抗这些话语,而是重新赋予自己新的视角和力量。任宁在播客中说道,对一些默认的共识没必要矫枉过正,不然就会陷入相对主义。例如粉色是一个偏女性向的颜色,这一点无需跑到每个人的脑海里大吼「颜色无关性别!」。只是得明白男孩子喜欢粉色也是一件正常得无可指摘的事情罢了。重要的是运用知识去辨认什么是无关对错的共识,什么是含有歧视意义的传统观念。
有时也在反思,一些在形式上推进男女平等的举措,譬如在一些缺乏女性的领域去促进数量上相对平等,是否真的有意义呢?每年都关注苹果发布会的人会发现,发布会上发言者的族裔和性别呈多样化趋势,女性的比例也在增加。确实始终感觉有些刻意,但无论如何也总有一个过程吧,希望有朝一日无论是何色人种,何种性别,出现在任何的舞台上发声,我们都不会再感到惊讶,因为这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从#HeForShe到#MeToo,我们见证了西方世界女性主义运动在不同时期的波峰,与此同时中国还尚没有能够孕育社会运动的土壤,即使过往的一些女权运动也遭受当局打击。在端传媒的一篇报道(2018)中,「女权五姊妹」之一的郑楚然阐述了自己参与社会运动、不断和体制斗争的历程,话语之间尤可见其不易。
目前国内对于女性主义、对于平权的讨论程度还很不够,甚至被一些所谓的「中华田园女权」误导了方向,导致当下仍旧缺乏一个讨论的基本常识和语境。这也是为什么更需要我们去普及,去辩论,去对抗顽固腐朽的价值体系。
感到自己有义务和责任站出来发声的原因,也和Emma Watson一样,开始明白自己很幸运地享受到了平等的待遇,被优渥的资源所哺育,接触到许多人无法接触的的机会,于是承担起让社会变好的责任更加义不容辞。而反观中国的社会现状,仍旧还有许多恶劣境况的存在,尤其在不发达地区,极端的重男轻女现象和性侵、性骚扰事件层出不穷、亟待解决。中国离一个理想的平等社会还太远太远。
接触女性主义理论之后最受益的一点便是会开始用另一种视角去观察世界,去不断地解构这些萦绕在我们身边的思维定式。我希望更多男性可以进一步地参与进来,平等绝不是其中一个性别的努力就能达到的。而作为性别平等中的另一方,从一个「他」视角去推进女性主义,去审视和解构传统父权制度,对于挣脱出传统价值观的桎梏绝对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References:
Cai, Y. (2018).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并不会带来更均衡的专业性别结构.Qdaily.com.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8, from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0432.html
Dan, B. (2017).淡豹:我没有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时代.Weibo.com.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8, from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90265299582395
IPN. (2018).打破沉默的#MeToo:「性骚扰」「职场性别平等」与「社会运动」. 选·美. Retrieved 22 February 2018, from http://xuanmei.us/57
ONES Ventures. (2018).#78 作为生活方式的女权主义. 迟早更新. Retrieved 22 February 2018, from https://podcast.weareones.com/78
Watson, E. (2014). Emma Watson: Gender equality is your issue too. UN Women.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8, from http://www.unwomen.org/en/news/stories/2014/9/emma-watson-gender-equality-is-your-issue-too
Xiao, M., & Zheng, C. (2018).「我是搗蛋鬼,不是螺絲釘」:中國女權行動派的聲音. 端傳媒Initium Media.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8, from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0212-opinion-feminism-lecture-newyork-salon/
Yang, Z. (2017).女人三十,未婚.Reader.s-reader.com.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8, from http://reader.s-reader.com/article/00/3476992.html
交出了身体的女孩. (2017).Daily.zhihu.com.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8, from http://daily.zhihu.com/story/965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