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与旧之间

April 5, 2018

昨日(20180404)性别课程导修中受到同侪与老师的讨论启发,结合了一些最近的思考成文。

真的被构建了吗

在《我是男生——对东北男性社会性别的反思》一文中谈到,作者幼时选择变形金刚玩具更多是出于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受到社会性别期待的规训。当然不无道理,但私以为只是作者自己的喜好恰好与主流价值观所契合,才拥有了「自由选择」的错觉;若当时选择了芭比娃娃,恐怕不可避免就要受到规训了。这一段关于「主观选择」与「社会构建」的讨论给予了我相当的启发,让我想起了之前阅读的一篇公众号文章《什么是真正的女子力?》。作者因一直以来外貌上的自卑而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健身维持体型,学习女性主义理论后方才开始反思自己对外表的认知和受父权价值体系的影响。她在文中说道:

个体女性对一件事情的选择和判断,取决于很多因素,而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男权社会下的价值判断)只是其中之一。……我对自己身材和外貌的苛刻,我在饮食和运动上付出的所有努力,究竟有多少是被男权社会的“美丽”枷锁裹挟,又有多少是来自于我发自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快乐”是“自己”的?又如何决定用多少精力来实现这种快乐是“正好”而“独立”的?

我想这些问题很难有确凿的答案。又让我想起好友蛋蛋之前撰写的一篇文章《你为什么化妆?》里说女性化妆取悦异性并不羞耻,归根到底也是在取悦自己。诚然,从微观的个体角度看,令心爱之人开心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当想到男性的「凝视」的背后是整个父权体制审美价值体系的规训,事情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在迎合男性的审美观念的时候,也是在作妥协。或许有人会反驳「我自己也觉得这样好看啊!」,事实上,个体认为的「美」就真的是个体认为的吗?不要忘记个人审美价值观念是如何形成的——是社会中弥散的话语构建的,对「美」的认识在无形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消费主义和市场力量的影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而关键在于我们的社会仍受父权体制影响较深,这种状态下所形成单一线性的审美束缚了女性追求更多美的可能的自由,好比青蛙囿于井底而对一隅「苍穹」怡然自得。

但矫枉过正也没有必要,只是需要存有警惕的意识。正如课上韩雨晨老师所说,不要简单地站在所有行为偏好的对立面上,要进行反思之反思,分清楚当下处境中哪些是主观选择的,哪些是由弥散的话语强加的,进行解构之后剔除掉后者,而非单纯不加思索地就对所有事物都进行对抗和批判,这样反而是丧失了思辨的力量。

实际上学习社会构建理论之后,很多时候会过于强调平等而忘记男女本身存在差别。正如「男生喜欢汽车枪械玩具,女生喜欢芭比娃娃」这些所谓的性别期许,其实本身只是对不同性别人群客观的观察和总结的现象。像所有群体一样,两个不同性别的群体也会出现一些统计学上大概率出现的特征,这些归纳总结出来的特征本应是用来更好地理解这些群体的,反而形成了一种「客观规律」和刻板印象、期待和要求被社会强加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忽略了个体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群体间所存在「差别」被当成「差距」去对其中一个群体进行歧视和迫害。

微博上的一位科学科普博主说得很对

社会建构和先天影响,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先天当然有影响,这也能部分解释为什么在同等的教育条件下,男性和女性擅长的科目和知识有区别。然而社会建构的影响,比先天的影响来得更大,特别是教育条件、教育方法等。……这些「差别」,都是统计意义上的差别,代表着男性占据分布的一段,女性占据另一段,两段有重合,但整体看来会有一些不同。然而,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男性和女性这点统计上的差距根本无足轻重。

追求平等不等于否认、抹杀掉先天的差别,同时这些差别也不应是滋生权利不平等的借口。

再谈刻板印象

即使刻板印象本身是个积极正面的词汇,它所带来的影响却绝不是积极正面的。例如人们常说江浙女孩子温柔体贴,那豪爽泼辣的江浙女孩子听了就有了「温柔体贴压力」;甚至还有可能被长辈们教训「江浙女孩子就该温柔体贴」,此时个体的个性自由就被极大压抑了。

在一所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学子的高校里,这样地域性的刻板印象可不少见。朋友问地域歧视和平权有什么关系?直接的关系自然就是工作机会等显性的权利不平等,但更危险的在于潜藏的逻辑:能够给一个地域的人贴上标签,就能够给一个种族、一个性别贴上标签,而直接用以往的经验和见闻来给某个人群贴上标签归类本身就是一种思维上的偷懒。

在现实生活中,刻板印象是如此难以避免,以至于我也时不时产生以偏概全的想法。但这也正是可以hack yourself的地方,逐渐给自己建立一个警报机制,一旦脑子里出现类似的想法,警钟就必须敲醒,将即将表达的判断咽回肚子里。久而久之也便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而保持这种敏感度和敏锐度我认为是相当有必要的。当然,这个警钟机制必须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而非仅受「政治正确」的裹挟。

此外,人们对于符合自己看法的意见显得更加敏感,而不符的意见则容易忽略。这种选择性的倾向体现在刻板印象上则是认识新朋友时,刻板印象已然先入为主,符合的则印证加深,不符的则选择性忽略,最后认识愈发片面狭隘。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需要警惕所有的刻板印象。请抛下脑中所有的成见吧,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当做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来对待。生活会回馈以惊喜的。

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

最近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受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的新一代年轻人,与强调集体、家本位的中国传统观念之间的冲突。站在新与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个体追求自由选择的权利和以家庭、亲缘关系为核心的系统的矛盾日渐凸显。更加具体到婚育问题上,这种矛盾与同性恋出柜的困境是类似的——以孝敬为核心的家本位文化期待子女完婚、养育下一代、抚养老人;另一方面,处在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个人主义思潮冲击到时代,新一代年轻人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有了更多的追求。

从根本上说,中国文化对个人的定义基础就是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而不是个体(景君等,2014)。之前的导修课中也提到,在西方,孩子都是成年之后就从家里搬出去住,而与此相比,在中国如无异地等其他情况,孩子在结婚之前都是和父母居住。其中揭晓了强调个人和强调家庭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西方,成年则意味着个体独立,进入一个自力更生的新时期;而在中国,结婚则成为了事实上的独立分界点,与异性联结、成「家」之后,从原本的家分离出去,整个过程始终以家为单位。许多年轻男性甚至是在成为了「一家之主」后才感受到生活的压力。

对于如何处理亲密关系中的价值观冲突,老师和同学们也在讨论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对此概括为「和而不同」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一种理想状态(Desired State)。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和」不仅是表面上的和谐,更不是委曲求全,为了和睦而牺牲尊重和平等。而求同存异则是手段,从已有的「同」(Common Ground),也就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地方出发去往边界探索,去谋求更多的「同」,而搁置无法和解的「异」。现实生活中处理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需要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对策。如果问题并不严重,则可以选择回避;当涉及到关键议题需要对方支持和理解时,则必须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必要时也可以表面上进行妥协,实际则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1]

当冲突产生时,也必须意识到这些冲突有时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价值观本身当然是有对错之分的,但在许多情境下,价值观不是唯一的动机。《自救方案》中作者说:「我也会提醒自己不要偏激地对待不同的声音,不要给所有不同的观点贴上迂腐礼教的标签,毕竟,归属感与爱还有其他东西都在家庭这个大锅里融合,使事物的出发点变得复杂。」此外不能忘记长辈们的看法也是被历史、社会和宏大的传统价值观所构筑的,尝试去动摇长辈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有时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在反感之余,也多一点体谅的心情吧。当然话虽如此,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在未来的成长中慢慢去实践。

然而这仅仅是与家庭的、外部的和解。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如何与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解?我身上自然也存在着中国传统话语的构建,当两种价值观在个体内部产生冲突时该如何面对? 假如想要选择不婚或者不育,我相信只要坚持,父母一定会尊重我的想法,但他们的理解并不能完全消除内心的失落和遗憾,而我则无法避免地对此感到深深的愧疚和不安。和一位朋友交流时,他也指出了我们如今能够享受优秀的教育和资源,实际上也是家本位体系的受益者,这样一来「叛逆」的立场似乎又缺乏动力。

在个人选择与追求与家本位思想和孝文化的冲突问题上,个体既无法逃脱社会传统价值洪流的压力和被塑造的不孝、自私的自我谴责,又不愿意放弃个性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如何才能达成和解成了一个痛苦的迷思。


  1. 有兴趣可以阅读《同性恋的出柜与家本位的纠结》这篇论文,其中一些做法也具有启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