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输入、管理与输出

July 28, 2018

RSS、稍后读、知识管理,这些名词在科技圈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一直以来我都想系统地整理一下自己信息输入的来源和工作流,但由于自己对信息摄入一直都比较克制,没有遇到overload的问题,因此始终没有动力去进行规范化。

这次终于提上日程主要有两个契机:一是之前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自己收藏的链接散落各处,有的在浏览器书签收藏夹里,有的在各个软件里,不方便搜索和取用,因此需要一个一站式解决方案来储存自己的链接。另外也是开始发觉自己存入稍后读中的文章读完后没有及时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对于有价值的内容没有一个进一步「处理」的过程。

因此想借此机会梳理一下自己的信息源,削减掉以往积攒的冗余部分,同时思考如何对好的内容精炼提纯、形成自己的工作流。在写的时候深感这是个非常大的话题,几乎每一个点的处理方法和判断标准都能够拎出来单独写一篇文章,本文主要聚焦于框架性的概括和总结。

先放上整个系统的流程图,下面再展开。

My information procession system

输入

第一步自然是列出信息源。目前我主要的信息源有RSS,社交媒体,邮件订阅,微信公众号以及端传媒的App。其中除了社交媒体有一定被动获取信息的成分外,其他信息源基本都是可以有质和量上的预期、并且拥有主动增加和减少的能动性的。以下是我在各个渠道订阅的源:

我的 RSS 订阅源
我所订阅的 Newsletter

我一个基本的处理原则是不在多个渠道重复订阅源,例如用RSS订阅了MacStories,就不在Twitter上关注(反正Federico也会转发🌚)。在此基础上,我倾向于将更新频繁、短平快的即时新闻放在社交媒体上关注,RSS留给篇幅更长的文章。

以上所说的原则也只是指导性的,实际处理的时候并不一定完全遵循,例如微信公众号难以转RSS,有些新闻媒体没有推特账号,端传媒的会员文章不能存到Instapaper等等。因为这篇文章主要在总结工作流,就不具体展开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和订阅源的介绍了,有空再另文撰述。

那么从这些信息源中获取的信息我分成两类来处理,一类是各种各样的网页链接,一类是文章。严格来说后者是囊括在前者里的,但是因为文章的阅读和处理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就和其他普通的链接区分开来。从这些信息筛选过滤后,有用的链接保存到书签存储平台;文章主要是迅速浏览和读标题(RSS),对于感兴趣的内容能马上读完的就读完,长文或读完觉得有价值需要收藏的统一添加到稍后读进行集中阅读和处理。

工具上稍微提一嘴:之前提到链接的问题,这里暂时选择了Pinboard作为书签的存储平台,可以打上标签、在备注里简单写上对网页的介绍。RSS用的是Feedly,订阅源不多所以没有过滤的需求,免费的plan足以。RSS readerFiery Feeds,能够直接打开原网页和抓取文字很棒,可以应对那些不输出全文的源。稍后读是Instapaper,抓取和排版都做得不错,支持highlight并一键导出,并且完全免费。

管理

将大量链接收藏到Pinboard之后,再作进一步作筛选去粗存精,主要是有两个目的:一是对于常用的链接——尤其是设计时需要用到的工具型网页——形成一个精选列表(常用工具箱)方便自己取用,二则是方便结合自己的使用经验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分享。这里选择了Notion是因为它易于制作界面美观的页面,同时它本身也是基于web的,生成链接皆可将curation list分享给他人。

对于收集到Instapaper中的文章,阅读过后感觉帮助不大的直接Archive掉,对有价值的文章做两件事:首先是阅读时对文段进行高亮标注,然后导出markdown格式到Bear#excerpts标签下;二是将文章like后自动全文发送到EvernoteInbox文件夹里。Instapaper中只有一级文件夹以及缺少标签等功能注定其只能成为阅读的场所而不能胜任管理的工作,而Evernote则是填补这个空缺的不二人选。

输出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早已是老生常谈。我的输出渠道主要有三个:

可以看到三者从严肃性和系统性来说都是依次递减的,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当然在实际操作时也不会拘泥于形式,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去做。其中需要指明的是发送到Evernote的文章中只有输出总结了才会被移到其他文件夹,而输出的地方通常是Telegram Channel,以此来敦促自己对读完的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构,将知识内化。

结语

至此开头提出的问题基本解决。由于时间有限,只是粗略地总结了下目前的方案,寥寥两千字实在难以将所有的原因和方法交代清楚,并且即使在写作的过程中整个过程也在不断反思和修改,对他人的参考意义或许不大,仅仅为前段时期自己的一些成果做个复盘,如果有更好的建议和想要讨论的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