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兴趣变成工作之后

August 27, 2017

「兴趣即工作」

这两天经历了一些比较intensive的设计工作后,也算是品尝到了人们经常谈论的当兴趣变成了工作时的苦处。

记得开发者柳毅以前发过一条微博说,自己非常享受做热爱的工作时把自己的想法转化成为现实的这个过程(大意)。 对我来说也是这样的,在我过去的体验中,设计令我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从零到一去创造一个美的作品并得到别人认可的到时候,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后无与伦比的愉悦。

可设计作为工作时,事情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你要兼顾他人的审美,要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别到了后期都是充满了重复性的一些机械工作。可能摆弄了一整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依旧是那几个样式那几个字体,很有一种「时间都花在哪儿了」的幻灭的错觉。其次我想应该也有一种「审美疲劳」在里面,毕竟设计者从作品的诞生之初就面对着这些元素,和它们相处的时间本身就比所有观众要长了,现在还要反复微调,也难怪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当然,我不反对设计工作中是不断讨论去求同存异谋取共同目标的实现。师父说过design很多时候要去arguedesigner也是debater。但说实话我自己确实不大擅长,也比较抵触与(陌生)人交流,debate这么「盛气凌人」「针锋相对」的事情在我这种温和的骑墙派这里可以说是难度十级。所以当设计有些这样的环节involve的时候,我还是比较痛苦的。更痛苦的是这些都是未来需要不断经历,不得不克服和解决的问题。

但话又说回来,每一行都是如此吧,都会有它的难处,无论你是否热爱它。开发者会遇到半天找不到原因的bug,会计师要面对繁杂琐碎的图表,文字工作者也要斟酌词句按「规定」修改自己的文章。本来就没有什么是轻松的,而「兴趣即工作」则能够最大程度地去减轻这些工作中的烦恼。所以真正问题则在于如何去中和工作带来的消极情绪而不至于在让你丧失了这个兴趣。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实际的解决办法,有时间再探究一下。但不管怎样,我想怀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总能消解大半吧 : )

“Communication Issue”

在这两天在Outing工作中比较频繁的teamwork里再次暴露出了自己身上潜藏已久的缺点。我不大喜欢表现和表达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多是聆听者和接受者。于是在teamwork中,我对在clear instruction之下完美完成工作非常有自信,但是要是让我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提出proposal恐怕就捉襟见肘了。

我也不是就一直安于现状没有想过改变,我的内心是上进的,又与我自己极端害羞和腼腆的性格相矛盾,于是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别扭的状态,想而不敢,想而不能。以前我有一段时间很讨厌自己的性格,总想强行去改变,但是实在是太难了,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令自己embarrassed的事情的时候真的非常难受。后来我就想,算了,人生苦短,何必呢?内向就内向吧。其实也是认识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既然性格无关好坏,那就绝对值得被尊重。后来也一直相信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一个团队里都肯定是能找得到自己的位置的。那么实际上呢?我也还不知道,wait and see吧。

「审美直觉」

今天读RSS的时候看到知乎的一个问题是「心理学领域有哪些事实,是人们不愿相信的?」,其中一个回答说道:

潜意识主导了人们大多数的日常想法、信念和行为。换句话说,小到午餐去哪吃,大到在哪定居和谁结婚离婚,人们决策的依据其实多半只是“跟着感觉走”(这里的感觉包括但不限于情绪)。其实在做这些决策之前并没有一个有意识的、充分的、理性的理由。

我觉得联系到设计上也是这样子,就我自己来说,有的时候去添加或修改一个元素时,更多是「审美直觉」在发挥作用。别人问我「你为什么这样画不那样画?」的时候,我第一反应的回答就是这样「好看」。可是为什么这样「好看」?或许不管怎么说都是有原因的,比如黄金比例,比如色彩搭配理论,比如构图的对称平衡;但我自己很有可能是意识不到这个原因,也就是说决定的瞬间完全是凭感觉的(当然也存在先通过已有知识意识到不足再去对症下药的情况),在作品完成之后我才去为这个设计寻找理由。例如在一张海报的右上角加上一些字符,我当时这样做只是因为「看起来不错」,事后我一想,噢它跟左下角的icon在构图上是对称关系所以「看起来不错」,但这个理由并不是触发当时我行为的trigger,甚至可能不是客观意义上的真正原因或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这些个reason可能就住在我的潜意识里,内化成了我潜意识的一部分,但重点在于decide的瞬间其实不是reason-based的。在实际中,由于我的基础理论很不扎实,我经常难以rationalise自己的做法。而当我找到时,我又很轻易地就会让自己以为我确实就是因为这个所以这么做的。但看到这个答案后我才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以及敦促自己思考每一个设计背后是否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无论是在美学上还是心理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