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女性意识的契机

March 25, 2021

看到一篇「中国男性会因为什么契机产生女性意识」的短文,于是也反思了一下自己。除了在以前文章中提到的受Emma Watson影响之外,我想一部分也是缘于自己身上内向、害羞、敏感等女性气质。

学者康奈尔有一个「男性气质等级」金字塔模型,从上到下是霸权男性气质、共谋男性气质,边缘男性气质以及次级男性气质。其中最底层的次级男性气质就是展现出那些和主流男性气质相反的特质,比如柔弱、具有「女人气」、喜欢同性。回想自己从小到大在学校也是游离于集体和男生群体之外,和一两个好友形影不离(更像女生式的「闺蜜」),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

Connell’s Hierarchy of Masculinity
康奈尔提出的「男性气质等级」(图源网络)

这种「边缘」和「不受欢迎」,一方面导致我希望向主流男性气质靠拢,为了变得吸引异性,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价值」——如弗洛姆所说,努力变得「值得爱」(lovable),去健身,为了减肥而节食,花巨额购买潮流品牌,变得「潮」和「酷」。另一方面也因此滋生了一些「无人气男的厌女症」式的想法,以消极和悲观的姿态去想象女性和亲密关系。

Excerpt from Misogyny by Chizuko Ueno
《厌女》,上野千鹤子

那句似乎冒犯到很多男人的「普通却自信」离我很遥远,恰恰因为「自信」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缺乏的[1]。是在大学里找到自己擅长和喜爱的事物之后,在开放自由的环境和好朋友的帮助下,逐渐才发展出能被称为「自我」的东西,才称得上开始「自尊」和「自信」。对比高中和大学时期MBTI人格测试里identity的部分,能看到从turbulent占比更多变成了assertive占比更多。

缺乏自信的一个体现是说话时常常用不确定的副词作限定来削弱自己的语气,比如「大概」、「也许」、「可能」、「或许」。最近在写作时也发现自己仍旧有这样的表达习惯。当然一部分是为了严谨,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位置和观点的力度。另一点是很难坦然自如地接受别人的赞美,总是归结于他人的帮助和运气。这个和中国强调谦虚的文化也不无关系。


  1. 这里局限性在于仅仅是「无法和其他男性共情」,而非「和女性共情」。记得是在一期《随机波动》里提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