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审美局限性

September 7, 2019

对于自己在去年年终总结一文结尾处提出的有关个人审美的困惑,我似乎有了初步的答案。

审美是一件私人的、与个体经验密切相关的事情,宽泛地谈最后无可避免会回到尊重多元性的陈词滥调上,因此必须对讨论作出限制。这里主要说的是对外貌的审美,聚焦在「一个人好不好看」这个微小的切入点,是对我之前困惑的直接回应——

理性上我明白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外貌上的)美,高矮胖瘦不一而足;然而我发现当我去衡量一个异性「好不好看」的时候,我内心的评判标准仍然无法跳脱出主流审美的框架。我的审美仍然是与大众审美趋同的,并不是这样说一定不好,而是说我对没办法打心底里去欣赏这以外的「美」感到很无力。从此我为女性主义发言时,我的所作所为仿佛变成一种类政治正确的「姿态」,并不是我内心真正的感受。我对此感到不安和愧疚。社会构建成分和主观意识成分在塑造个体意识时是如此交织不清,到底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自我和解?

在前段时间「穿衣自由」所引发的讨论中,博主 @李子李子短信一篇微博中揭示了这个问题中「社会规训」的内核,其中一段说道:

大众的评价,身边人有意无意的指指点点,时尚杂志和公众号的「教育」,都形成了社会规训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让女性每天严密地审视自己的外表和穿着,甚至互相审视、加入对其他女性的body-shaming之中(比如说别的女明星胖丑黑之类)。

这让我意识到,我的审美直觉,也是由这样那样遍布在生活各个角落的「弥散的话语(discursive discourse)」规训、建构而成,并非自己主动选择的,更不是自己在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 这之中有文化的因素,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性别的因素。从宏观上看,这些形塑我们话语虽有局限性,但本身是中性的。我从前的不安和愧疚来源于想要改变自己的感受却不能的无力,而关键就在于接受「无法改变」这一点,这种接受并不是消极,而是一种坦然。

明白了上面这点,也就明白了即使和真实所感不一致,以我们认为什么是对的、应该坚持的作为行为准则并不虚伪。作为社会人个体,我们的具体行为享有相当的自由意志。在《蝙蝠侠:侠影之谜》里Rachel有这样一句台词:「It’s not who we are underneath, but what we do that defines us.」这样一来,我们的讨论就有了具有建设性、行动主义导向的落脚点。Who you are不全是你说了算,但what you do是。我可能暂时无法决定自己看到哪种样貌觉得美,但可以试着把「一个人外表美不美」放到比较次要的认知层。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待人才至关重要。

实际上这也是在处理我们的「感受」和们的「思维」之间的关系(又或「感性」和「理性」),前者更自发、更真实,或者说更原始和粗糙;后者则更具个体性、经过后天打磨和锻炼。首先得明确,否认和压抑自己的感受是不健康的,任何后续的行动必须建立在承认与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我的基础上。说到底,就是要对自己的内心绝对诚实。在这之后,是要顺应自己的感受还是用思维来指导行动,就要看脑袋里小人们组成的议会如何民主决议。

改变也不是全然没有商量的余地。虽然短期内人的审美受制于过往的经历,但从长期上看,我们具有选择自己浸淫在何种文化中的能动性。无论是直接更换生活的地点,还是改造自己信息输入的渠道,改变将慢慢发生。令人充满希望的是——审美边界是有弹性的,是可以通过文艺作品与人生阅历不断扩展的,这一点确凿无疑。就像我从前并不觉得皮肤黝黑的女生「好看」,现在却也觉得十分性感。虽难以将其溯源,但足以佐证改变的可能,这一可能让我充满信心。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James-Lange Theory,主要观点是人先有行为,行为带动情绪的产生,而不是情绪引起行为。一个例子是片场的演员会通过乱砸东西这样一个表达愤怒的行为来有效地酝酿生气的情绪,同时该理论也被用在一些心理疗法上。或许我们正可以利用这一点,行动先行,由行动反身来逐步革新自我的感受。

另一个应对的方法则是将关注点放在个体身上。这也是受启发于另一位博主微博,她说道(原文为规避审查风险将「穆斯林」一词以拼音首字母缩写替代,这里我将其还原):

今天我在想:恨常常是抽象的,而爱常常是具体的。

比如说那些被Trump煽动了仇视中国的美国工人吧,他们可能一个中国人都不认识;那些上街砸日本车的小粉红吧,也是大概率一个日本人都不认识…

我以前是一个穆斯林也都不认识的。这几个月,附近的药房来了一个穆斯林的药剂师,她非常非常地友好,每次我去买东西都会跟我聊一会儿。于是,我对穆斯林这个群体的印象开始具象了起来。我想到穆斯林,就想到那个药剂师。下一次大家反对穆斯林的时候,我就算不站队,可能脑海中还是会浮现起她的样子,然后我可能就很难那么冲动地恨起来了。

所以,想要不那么轻易地被恨裹挟,其实很简单:走出去认识各种各样具体的人,就有可能刺破抽象的不经过思考的恨。

她的这番话和我的个人经验不谋而合。我初次知道Zendaya将饰演蜘蛛侠电影的女主角时,内心哀嚎:这颜值和荷兰弟也太不登对了吧!但在《离家日》上映之后,有了更多展现人物性格的剧情,MJPeter也有了更深层的羁绊,我开始喜欢上Zendaya扮演的这个角色,外貌变得相对次要,甚至渐渐还会觉得有种特别的美。

另一个经历我相信大家多少都有所体会,那便是和好朋友熟络之后,你对她/他的样貌评价自然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你太过了解对方的各种优点缺点,对方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使你不再能够以如此单一的维度去认识她/他。由此可见,我们最好不要简单地对某个宏大的群体或是抽象的特征作出架空的判断,而是去实实在在了解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多向度地认识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找寻更具体的美,由此去进一步拓宽我们审美的可能性和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