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的介入

May 20, 2021

「……你的生存就是你的思考,如果不断觉得自己在思考,就很明确地感觉到自己在生存,不用为生存害怕,因为思想活着。」

在《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到这句话时实在是太感动了,十分感同身受。之前实习的时候,我写下自己的状态:「无意义感来自于庸碌,持续地操劳,没有向内探索的时间,丧失沉思的空间」;「不再敏锐了,不再有灵光闪烁,对生活和知识产生钝感」。停止思考就是停止活着。

项飙说,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气质或特质正是「反思性」。反思性就是「停下来、想一想」,就是在别人「每天的主要任务是把这一天过完,把任务完成」的时候,「你要阻止自己,要把自己停住,不要线性地往前冲,想一想为什么今天要这么做,不能用别的方式。」

知识分子的生活方法的要义就是这种分析性的反思。反思就是提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提问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根据实际的观察进行比较,通过推演。这不是对别人的责任感,也不一定是共同体的责任感,其实就是对自己、对自己附近的反思。

反思性的介入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为太过容易茫然地「线性往前冲」。曾在笔记里写下自己的这种mindless的状态:

要警惕那种好像在忙,但思绪失焦,并没有在做任何事的状态。大脑没在运行,盲目地在不同网页之间跳转,心中充斥着隐隐的焦虑和着急——这个时候就该停下来,静一静。去做事,实实在在地做事,做事能够解决大部分的焦虑。

发现自己经过白天的写作、阅读和学习之后,晚上很容易陷进这种「并不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状态。一旦打开了YouTube或哪个社交媒体就像一头扎进了泥沼。安排在晚上的事情很难落实,也常常晚睡许多。因此希望能到了晚上便不去碰电子设备,只看书和用纸笔写东西,但目前做得不好。

工作中也是。有时会发现自己做视觉的时候并不是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方案,而是单纯地凭着审美直觉去盲目地试——当然了,创意性工作很依赖implicit knowledge的后台运作,但还是应该有整体上的方向。

比如和自己说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就集中去发散尽可能多的某个组件样式,完了停下来分析哪些work哪些不work,再收敛出一个「折衷」的方案;而不是毫无目的地,看到这里颜色不顺眼调整一下,那里列表太紧凑就去移几个pixels。简而言之,就是先让直觉自由奔跑,然后反思性介入,让理性和意识掌舵,rationalize某些偏好和决定(hence design rationale)。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限制,像时间或视觉元素变量多寡。

Nir Eyal区分了reactive workreflective work,前者指回复邮件和消息、参与会议这种被动回应的任务,后者则涵盖了几乎所有策略类、创作型的工作。虽然Nirreflective work定义很宽泛,但我心中的reflective work特指对手头工作的审视和阶段性的复盘。也就是说,比对一下之前定下的目标,看看有没有偏航,原因在哪,有哪些做得好的、不足的,如何改进,自己的收获,等等。

当然,说起来很容易,但一直保持反思很难。哪怕是我现在有十足的余裕,也并不执行得很好,何况是面对那一天天重复性极高、mind-numbing的工作。无论如何,哪怕复盘的周期长一点,适时停下来想一想,在手头微观的琐碎工作之外重新鸟瞰一下全局将大有助益。

之后希望能找到一个容许这种反思空间、或是激发更多思考的工作,找到生计和生活之间较好的平衡,达到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毕竟比起快节奏、多刺激,我更喜欢花时间去琢磨一些问题,做长程而深入的阅读和思辨。在On Being中我说:

我发现常常让我感到快乐的有几样:首先是智识上的增长,我非常喜欢接受intellectual上的冲击和丰盈、拓宽思维边界时的感觉,在「知」的过程中,知与知的连结,知与未知的碰撞,是如此迷人和充实。甚至仅仅只是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沉思,时而猛地坐起来在本子上记下闪现的灵光,就是我很享受的状态。

也是某天才突然意识到,这段时间以来的书斋生活或许是最接近我小时侯理想中的「作家」式生活了。每天读书、写字,偶尔痛苦,偶尔兴奋,大部分时候平静、稳健又松弛。当然沉思性生活有其远离具体实践的危险,但难得能有这种日子,还是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