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别」还是「第三性别」

July 14, 2018

Aries Zhang在我的上一篇文章《可怕的是心里的墙》中评论道:

关于性别的那个部分,vice有一部纪录片,讲的就是北欧的一些性别少数群体所养育的孩子。他们让自己的孩子自由探索gender,上专门的gender neutral学校。这对于性别平等人士来讲简直就是一个理想国——然而在我看这这些孩子从小被父母和学校的老师“灌输”gender neutral意识的时候,我总会对这种“灌输”的做法抱有相当的戒备。此外,那些gender neutral学校的运营人实际上也只是单薄的一派而已,在当地也受到了很多质疑;但他们似乎保有着某种信念,只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继续运营着学校。在看完那个纪录片之后,我对当下流行的性别议题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怀疑和批判之中。

以下是我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的一些思考,也算是对Aries的一个回应。

首先我倒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失为一种具有先锋意义的实践。以往我们性别观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或先进或陈腐的)认识之上,去和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从而不断革新自己的看法。现在要从真空中去培养「gender neutral」的理念,确实很难想象如何做到,甚至会疑虑「是否可能」。我相信即使是位于瑞典的这些家庭和学校,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这些父母和老师或多或少都是在二元性别社会话语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自己本身对于如何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也并无太多经验,因此受到认知上的限制或许会一定程度上「用力过度」,去无意识地「灌输」gender neutral的理念。比较理想主义的情况自然是不必「刻意教育」也能使孩子有自由探索的空间,但要完全摆脱这些离散的话语的影响却又如此之难,以至于要和prevailing discourse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对抗」。

在这种对抗之下,过于强调「无性别」似乎又会陷入另一个「第三性别」的怪圈。我赞同「无性别的颜色和玩具」这一点,但家长是不是足够开放包容孩子去自由选择任何一种性别,或有没有过于强加自己的理念于孩子的身上,光从这短短的三十分钟确实很难看到。另一方面,对孩子而言来自家庭观念的影响肯定是无法避免的,作为家长的Mapa也坦言自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教育。

正如我在《站在新与旧之间》一文中所提到的,「不要简单地站在所有行为偏好的对立面上,要进行反思之反思……」、「追求平等不等于否认、抹杀掉先天的差别……」,我反对完全否认其他性别的倾向。如果他们所提倡的是「作为一个典型的男生或女生是有问题的(being a typical boy or girl is problematic)」的话,确实有矫枉过正之嫌,但我在影片中并没有明显看到这一主张。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或许是镜头中没有呈现,家长在教育的时候模糊了「生理性别(sex)」的差异,这一点是较为令人担忧的。当孩子们带着这种「neither and both」的gender identity从家庭与学校的温室中脱离后、当他们到了青春期性征逐渐显现时,他们将如何处理和外界主流观念与刻板印象的矛盾、如何处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gender)之间的矛盾,最后怎么再回归内心和自己和解,这些都是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棘手难题。

生理性别自然无法决定一个人的社会性别,但可以在没有对生理性的认知下发展社会性吗?多元环境下sexgender之间应该如何和谐共处?这些问题令我感到困惑。

我所看到的另一件事情就是行为规范和道德价值系统的缺失,这与五四时期旧传统旧道德被极力否定而新文化却又方兴未艾时的形势倒是有其相似之处。以往我们对于男女分别有不同的规范性话语作为我们「为人」的参照系,但是当一种新的社会性别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有类似「普世价值」一样的体系去指导我们的社会行为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呢?当一个人既不是「绅士」和「淑女」,我们要怎么把「绅士淑女」的特质糅合去应用于更加广泛而抽象的群体之上?

其实相比起片中的家庭,我更青睐于学校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具有性别身份的基础上(更多是生理性上的分别而非社会性上的规范)去探索不同性别的差异和爱好,也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别的性别话语框架之下,让孩子们不至于困惑,在长大之后也能够有选择自己不同社会性别的自由。

如我在开头所说,这是一种具有先锋意义的实践,「无性别」的教育到底会对孩子、对社会意识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we don’t know, but we will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