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去标签化」

July 26, 2020

在我作品集网站的About page里曾有这样一句话:

Beyond my paean to technology, I also advocate a life with consciousness, embracing inconvenience and living free of labels.

Living free of labels」,或者「去标签化地活着」,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秉承的理念。原因不外是看到了标签所带来的思维上的局限,不希望过早地限制自己人生上的宽度和广度。但慢慢发觉,在生活中完全拒绝使用标签来定义任何人,是不可行(unfeasible),也是不可欲(undesirable)的。


「去标签化」的不可行之处在于,人们需要这样的思维捷径(mental shortcuts)去快速认知事物。既然是捷径,抄了近路自然看不到风景的全貌,有它的局限性。但任何一种视角几乎都难逃此劫,在呈现部分真相的时候,也遮蔽了其余的可能性。只有不断地丰富各种角度,竭力去接近全部的真相。

去年上心理学导论课的时候便写过一篇自我性格认知的essay,我在其中反思了自己「性格内向」这一标签,意识到内、外向并非二元对立,进一步接纳自我,勇敢拥抱性格的动态变化。但试想象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不用「内向」来形容自己,而是「性格不是固定的,外向性作为五大人格之一,只是一个连续谱,所有人都既有外向的一面和内向的一面,我只是目前来说内向所占的比例更多一些罢了」——不仅我解释得累,对方可能也听得云里雾里,尤其面对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时,只会徒增沟通的成本[1]

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朋友时也同样如此,不得不用几个简单的事实和形容词打包成一袋子标签,内心有愧地把朋友装在里面,不情愿地递给别人。我内心无奈地喊道:「Of course she/he is more than that!」纵然内心对如此简化的描述感到诸多不适,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实在是很难在生活中每一场对话里都将话题背后的复杂性详细铺开。

完全地「去标签化」之所以也是不可欲的,是因为标签也是连接社群的桥梁。曾经在和Aries的讨论中谈及,在个人主义社会中,对个体多样性的极端强调不可避免会导致社会原子化,因为无法再抽取出任何一个「共同特征」(标签)来对人群进行归类(比如种族、性别、地理区域)。一旦对这群人的某一个特征进行强调,自然会使得人群中个体的其他面向被遮蔽不可见,也就走向了个人主义和多元化的反面。在标签作为建立人之间连结这一点上,它或许也有积极的面向。


基于此,想提出一个从「free of labels」到「embrace labels」的转向。两者的内核其实是一致的:不想给自己的人生和身份设限、给生活的可能性设限。既然标签无法避免,与其拒绝任何标签,不如勇敢拥抱标签,主动给自己贴上各种各样的、尽可能多的标签。事实上,真正的「living free of labels」,不是不允许别人给自己贴标签,而是承认和接纳自己已有的标签,并且还欢迎大家给我贴上形形色色的标签。在这一过程中,去丰富作为一个人的复杂度和立体多面。

Chris Do在回答学生们对于通才和专才(Generalist vs. Specialist)之间取舍的困惑时,提出了specialize externally, generalize internally」的想法,即「对外一门通,对内样样松」。内在的、工作之余,个人生活可以尽可能的多样化,探索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至于「specialize externally」,则是对外需要有一项「立身之本」,并且由于光环效应(Halo Effect),大家还会觉得你也擅长别的。这也是我和好友AJ曾聊到过,关于「外部性」的问题,即外界如何认识你。在很多场合,需要承载不同的标签,展现自己不同的面向,让别人快速了解认识你。比如在学长学姐的分享会上,你的标签可能是「XX名企」、「托福/GRE XXX分」;在找工作的面试中,则可能是「XXX学校毕业」、「XXX项目负责人」云云。我们都心知这些标签远远不能定义自己,但也不必因此苦恼,不必奢求世界上所有人——因为也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去真正了解你的「复杂」。

前面所说的大多数是「标签」在自我向外界呈现,以及自我认知上的应用。但在面向他人时就需要警惕了,承认标签存在的必要性并不等于为标签化思维和刻板印象的狭隘开脱。对于标签化思维的桎梏,我已经在过去关于女权主义的文章中有过一些批评[2],这里不再赘述。


其实挺讨厌把道理说得滴水不漏的——「A对,B也不全错」,但或许很多时候现实世界就是如此。这也是毕业之后的诸多转变和妥协之一,不知道是视角更多样和全面,还是多了一丝现实和犬儒。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只不过,换做是从前,我估计会大声疾呼「拥抱麻烦,拒绝标签!」而现在只能无奈地说,不走捷径实在是太难了,只能尽可能地少走,以及在抄近路的时候还要时时提点自己,「这不是全部!」


  1. 为了避免这样的谈话,也就变得「自闭」了(笑) ↩︎

  2. 《「他」视角下的女权主义》以及《站在新与旧之间》,虽然有些看法现在已经有所变化。 ↩︎